新闻中心> 中国石材工业的五大症结
中国石材工业的五大症结
[ 发布时间 : 2004-4-18 11:27:31 ]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更多

  
     1、国内产品结构不平衡,供过于求。在广东、山东等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在石材产地,家家放炮、村村加工、镇镇办市场的热潮一浪赛过一浪,拼价格、拼市场之风愈演愈烈。不时又有一些媒体对石材的放射性报道,国家又出台了关于石材产品的放射性的指标,这使众多的消费者在选材时,眼盯高端产品,特别是进口的名牌。2002年,我国大型 石材专业市场的低端产品价格难以上扬,产品积压。销售一空的火暴场景难以出现,出口的数量之大使这个行业让人们感到好像还是“有利可图”的。但产品结构的不平衡,供大于求的局面,是有识之士有目共睹的。  

     2、国内名牌资源短缺,众多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我国虽然是石材资源丰富的国家,但能与世界知名品牌,如印度红、意大利金花米黄、挪威蓝等媲美的少数品种,除了汉白玉外,其他的优良高档资源的寻找工作还需要通过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以全面提升找矿水平。由于我国石材企业多数是个体和乡镇小集体,这些企业的工作一般为当地农民,不懂生产技术,其装备落后,属于毁灭性开采,严重破坏了石材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在电视、报纸和期刊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消息。现在,我国几乎没有丹东绿、芦山红、雪花白等名品投放市场。技术装备落后的小企业出荒料率低,荒料的块度小,形体差,好材料不开还好,一开就成为废品和路渣。  

     3、出口产品档次低,数量大,进口产品档次高,价格高。我国现在是荒料生产大国,2001年石材荒料出口就达到1680万吨,出口是低价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是宝贵的花岗岩,出口量是世界第一;同时我国也是进口高档石材的大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优质大理石,进口量也是世界第一。  

     4、行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开发环境有待优化。我国石材行业要认清形式,走产业结构优化组合的道路,加强与国际上技术先进的企业联合,提高石材的开采和加工水平。优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环境。入世后,国际大公司在中国投资力度在逐年加大,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对提高中国石材行业的整体水平起促进作用,为中国石材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要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借“ 外脑和外资”之力,使我国的石材产品质量向高端方向发展.  

     5、石材市场不规范、不完善,资源开发控制不严格,影响了石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石材市场的建设“大而全”,现在的深圳、四川、山东、内蒙古、陕西、北京、黑龙江等都有大型的石材工贸基地,政府要加强管理的力度,石材行业协会也要做好行业的协调和自律工作。  

     鉴于此,对在我国开采石材的企业,国家要采取扶持技术先进大企业、关闭落后小企业的政策。我国石材加工贸易的发展前途很好,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内优质资源的保护,提高资源的储备,要因势利导,抓紧时机,全面提升我国石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石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将国内市场做好,同时在高端产品领域占领国际市场。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