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发布时间 : 2010-8-12 9:50:32 ]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更多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无论是业内人士的切身感受还是专家学者的专题调研都验证着同样一个事实:目前国内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提升物流信息化将成为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在新近举行的中国国际物流高峰论坛上,还是在“物流一族”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信息化都成为彼此最为热衷的话题。因为从2005年开始,国内物流市场以及全面对外开放,那时,早已虎视眈眈的国外物流巨头也全方位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

  信息化的意义:降低物流成本

  任何行业的竞争首先体现在成本的竞争,物流也不例外。中国国际货运网总经理陈发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信息化之所以能够成为物流企业竞争中的制高点,是因为信息化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陈发祥刚参加完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物流高峰论坛,在此次论坛上,信息化与成本的关系是陈发祥发言主题之一。

  一位有着丰富物流经验的朋友曾向记者诉苦:“我做货代的时候,真的很辛苦,每天不停地和各种各样的人电话联系,每天都有可能工作到很晚,印象最深的是,我曾经一个人同时接听四部电话,联系客户、车队,等待回复,最可气的是,很多时候货物很早就已经送到仓库了,但是就是搞不清楚状况,几乎每天80%的精力都花费在收集信息上。”

  通过特殊网络软件,在互联网上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控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据陈发祥介绍,物流信息化至少将节约业务员大约50%左右的“跟单时间”,同时相应地增加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管理成本,其中包括人员和办公费用。

    但是,据中国国际货运网介绍,在目前中国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的物流企业中,80%左右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仅有极少数约5%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信息化全面建设阶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去年年底,实地调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等10个省区市30多家企业后,形成一份《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份权威报告从成本角度指出国内物流业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据测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超过2万亿元),发达国家一般只有10%左右,物流成本降低1到2个百分点,将产生社会效益1000到2000亿元。”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无论是业内人士的切身感受还是专家学者的专题调研都验证着同样一个事实:目前国内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提升物流信息化将成为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关键因素。

  五大瓶颈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

  中国国际货运网总经理陈发祥在刚结束的中国国际物流高峰论坛上,向与会者坦言目前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五大瓶颈。

  第一大瓶颈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认为,物流信息系统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中认为,“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在北京市,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颈。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作为传统经济的“克隆”,网络经济不可能超越传统经济模式,创造出另外一种经济形态。信息交换、确定交易、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六大核心环节是传统经济模式的完整过程,在网络经济中这些相关环节同样不可或缺。

    但是,纵观当今中国相对成功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信息发布和网上议价两个过程,而针对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相关物流范畴的网络信息建设,却突显滞后。

  对物流而言,价格确定毕竟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有一个观点也由此被人们所熟知:谁解决了网上物流、传统物流和网上交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那么谁就将成为未来网络经济的真正主导者!

  第三大瓶颈是软件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高居不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互联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网络物流”软件设计的进入门槛是很高的,一般的网络公司想要进入比较困难,但是一旦进入,其获利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从传统的物流产业链来看,其涉及到的角色非常繁多。

    以出口物流为例,物流软件函盖的范围包括:货主、货代、仓库、车队、船公司、航空公司、报关行、海关、商检等信息,甚至是到岸港口的信息,想要把这些产业链中的种种信息,通过物流软件设计的网络程序来表达,是一件非常艰巨而复杂的事情。

  四是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五是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暂属空白。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世界石材网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证实,仅供您参考...